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地铁站清凉的背后:他们登上两层楼高的冷却塔,上烤下烘“洗空调”

发布时间:2023-07-11 20:58:33 来源:极目新闻

地铁站清凉的背后:他们登上两层楼高的冷却塔,上烤下烘“洗空调”

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

摄影记者 李辉


【资料图】

通讯员 李丹 产启斗 张可

实习生 祝明煊 杨若希

7月11日起正式入伏,武汉也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。当天上午,室外气温直逼38℃,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地铁螃蟹岬站,直击空调维保人员的户外作业。烈日下,他们很快湿透了衣服,却给站内万千乘客送上一份舒爽。

6米高的冷却塔,“空调医生”爬到塔顶维保

7月11日是入伏第一天,武汉烈日高照,户外已进入“烧烤模式”,但步入武汉的地铁站,那一份凉爽很是惬意。这背后是一群“空调医生”保护着设备的正常运行,用汗水浇灌出乘客的清凉出行。

按照作业计划,当天,武汉地铁7号线螃蟹岬站需要对空调设备的冷却塔进行维保清洗。

“风扇已关机,上塔顶作业。”上午9时许,7号线环控专业工班长高鑫和维修人员张超,顶着烈日,来到地面绿化带中的空调冷却塔。

酷暑天,人们都想穿得清凉些,但他们两人却依然全套防护。只见他们穿着长衣长裤的工作服,紧扎袖口,头戴安全帽。站在太阳地里几分钟,衣服已被汗湿。

冷却塔高约6米,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。高鑫打开防护网的铁门,系好安全带,两人顺着梯子三两下就爬到塔顶。“我们经常爬上爬下,早已习惯了。”

高鑫告诉记者,冷却塔是地铁车站热量向外散发的唯一通道,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,直接关系到车站的空调制冷效果。

头顶烈日烤,脚下热风吹,几分钟衣服汗湿

极目新闻记者跟着两人爬上塔顶看到,他们趴在出风口外,隔着铁丝网慢慢拨动一米长的叶片,查看是否有异响;而后又掀起布水槽盖板,检查水位是否合理、水流是否正常……

头顶是烈日的炙烤,脚下是空调机组在散热,上烤下烘,着实难受。拿出温度计一测,指针接近50℃。两人蓝色的工作服很快就全部湿透了,紧紧贴在身上。

经过半小时的仔细检查,塔顶的检修工作完毕,他们回到地面,用高压水枪朝着冷却塔转圈喷水,清理用于强化散热的填料上的水垢。

“清洗冷却塔很重要,作业顺序要记牢;劳动防护保安全,再来停机和放水;从上往下层层洗,高压水枪显功劳;布水器填料集水槽,灰尘污垢全冲掉;扫帚撮箕齐上阵,杀菌灭藻再补水;收拾现场后离开,开机制冷效果好。”高鑫对照着冷却塔维护操作口诀,确认冷却塔检修工作完成。稍作休息整理好着装后前往冷水机房,检查被喻为地铁制冷系统“心脏”的冷水主机运行状态。

冷水机房噪声可达70分贝,要全程佩戴耳机

室外的冷却塔主要作用是散热,位于车站内的冷水机房是空调制冷的核心部位,这里也是维保的重中之重。打开设备间的房门,嗡嗡的响声不绝于耳,两人需要面对面凑近说话,才听得清楚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是设备运转的正常声响。

据介绍,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,设备房间内的噪声值约70分贝,按照作业规范,进入这里工作需要全程佩戴头戴式耳塞,以保护听力。

武汉地铁线网共有291座车站,像高鑫一样的地铁车站“空调医生”共有370余人,夏季时段通过日常巡检、月度检修等方式,重点保障着站内空调的运行安全可靠。

“空调检修时间,我们选取早高峰结束的9时开始,要在10点半之前完成检修启动空调,确保站内冷风效果不受影响,同时作业时间还避开了中午最热时段。”高鑫介绍。

尹伟伟说,每年4月份空调换季检修时,检修人员会对制冷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保养;空调开启时段,做到每天巡视检查、每周测试站内温度、每月一次深度保养;10月份之后再进行一次换季检修,然后冷水系统就进入“冬眠”模式。

据了解,武汉地铁车站大部分空调系统中的水泵和风机电机采用了变频设备,较定频设备节约能耗约20%;地下车站的空调处理器均设置为节能模式,每天深夜结束运营时段,车站站厅、站台空调设备进入暂停待机,降低能源消耗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推荐阅读